




近年來,涌寶鎮黨委、政府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要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野生蕨菜資源,大力發展蕨菜產業,使蕨菜產業成為涌寶鎮的一大富民產業。
蔬菜一直深受人們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其廉價,而且它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蕨菜又名龍爪菜,是無任何污染的綠色野菜,不但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還有清腸健胃,舒筋活絡等功效,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稱。
涌寶鎮蕨菜資源豐富,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大山上到處生長著蕨菜,一年可以采收一次,無需投入任何成本,春天發芽時,當地農民就成群結隊進山掐蕨菜,組成“掐蕨菜大軍”,有的直接賣鮮蕨菜給當地收購商,有的自己煮好晾干成蕨菜干再出售,從2月份掐到5月份。鮮蕨菜采摘結束,農戶們又前往蕨菜收購點務工,每年收入算下來可達上萬元。在蕨菜干加工點里,工人們拿著剪子忙著挑揀蕨菜,揀好之后再裝箱。很多農戶外出務工不便就選擇在當地務工既可以照顧到家人還有了收入。
隨著蕨菜產業的蓬勃發展,在涌寶鎮涌現了一批蕨菜加工專業戶,鎮黨委、政府對這些積極性較高的加工大戶給予一定資金扶持,在創業貸款、小額信貸方面給予支持,解決投資辦廠資金不足的問題,增強加工戶的信心與決心。在當地比較有名的蕨菜加工點有小松林加工點、小和尚加工點、董琳加工點等。石龍村李廷龍加工點是其中之一。20多年前,李廷龍就開始收購蕨菜,那時一斤干蕨菜幾角錢,盈利幾分錢,大多數是到山街或農戶家去拉,10年前成立了“李廷龍蔬菜加工專業合作社”,從流動資金幾千元到如今100多萬元,經歷了許多困難。好在苦盡甘來,現在蕨菜市場穩定。她的加工點每天招收工人10幾個,撿蕨菜、裝箱、上車,從3月份到7月份結束,雇工1000多人次。她的蕨菜大多賣往山東、東北等省。除了收蕨菜,李廷龍還大量收購白花木瓜,每年收購200多噸,賣到大理洱源。她說,涌寶老百姓種著不少木瓜,吃不完爛在地里可惜,賣了有些收入,她一直到處聯系收購商。
小和尚蕨菜加工點尹恩良說:“我是2009年做起蕨菜,以前是收購鮮蕨菜來自己做,現在就是直接收購農戶做好的干蕨菜,今年我收了73噸干蕨菜,全鎮像我這樣的加工點有10幾個,各個收購點加起估計是400多噸,今年蕨菜干平均價格一市斤16塊,我收購來的蕨菜經過加工后賣到韓國和吉林、遼寧。我這里招撿蕨菜的小工是13個,每工每天86元,從2月底做起到7月結束。鎮黨委、政府對我們這些個體戶非常支持,幫助協調創業貸款20萬,減輕我的資金壓力?!?/p>
遼寧沈陽收購商暢少培說“我們是從遼寧那邊來的,我們來涌寶主要是收購蕨菜干,我們來這里有10多年了,涌寶這地方生態環境和氣候環境都非常好,蕨菜的數量非常多,質量比別處好,我每年來收購蕨菜干50多噸”。
蕨菜是涌寶鎮的特色產業之一,共有10多個蕨菜干加工點,是臨滄市最大的蕨菜集散中心,從永德、鳳慶等縣采收的蕨菜都要運往涌寶鎮集散中心包裝批發售往各地,每年帶動勞動力就業4000余人,平均每年銷售總量達800噸,實現農民收入2000多萬元。